XRD(X射线衍射)图谱是通过X射线与晶体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衍射现象所得到的图谱,用于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相组成及其他物理性质。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什么是XRD图谱?
定义:
XRD图谱是以衍射角(2θ)为横轴、衍射强度(Intensity)为纵轴的图形,显示材料在X射线照射下不同角度的衍射峰。
原理:
基于布拉格方程 ( nλ = 2d \sinθ ),其中:
( n ):衍射级数(整数)
( λ ):X射线波长
( d ):晶面间距
( θ ):入射角与晶面的夹角
当X射线波长与晶面间距满足上述关系时,发生相干衍射,形成峰。
2. 使用什么仪器测量?
仪器名称:X射线衍射仪(XRD Spectrometer)
主要组成部分:
X射线源:常用铜靶(Cu Kα辐射,波长约1.54 Å)。
样品台:放置粉末或块状样品,可旋转以改变入射角。
测角仪:控制入射角(θ)和检测器角度(2θ)。
检测器:记录衍射强度(如闪烁计数器或阵列探测器)。
样品要求:
需为多晶或粉末样品(单晶需特殊处理)。
非晶材料因无长程有序结构,XRD图谱仅显示宽峰或无峰。
3. XRD图谱的主要用途
(1)物相鉴定(定性分析)
比对标准图谱:
通过数据库(如ICDD PDF卡片)比对峰的位置和强度,确定材料成分(如石英、方解石等)。
示例:
若未知样品的峰与Al₂O₃的标准峰匹配,则判定为氧化铝。
(2)晶体结构分析
晶面指数标定:
根据峰的位置计算晶面间距(( d )),结合布拉格方程确定晶面指数(hkl)。
晶胞参数计算:
通过多组(hkl)对应的( d )值,计算晶胞参数(如立方晶系的晶格常数( a ))。
(3)晶粒大小与微观应变
谢乐公式(Scherrer Equation):
( D = \frac{Kλ}{β \cosθ} )
( D ):晶粒尺寸
( β ):衍射峰半高宽(需扣除仪器宽化)
( K ):形状因子(通常取0.89)
应用:
窄峰表示大晶粒或低应变,宽峰可能为小晶粒或高缺陷。
(4)结晶度分析
非晶与结晶相区分:
结晶材料显示尖锐峰,非晶材料为宽峰。
结晶度 ( = \frac{\text{结晶峰面积}}{\text{总峰面积}} \times 100% )。
(5)应力与织构分析
残余应力测量:
通过峰位的微小偏移计算晶格应变,进而推导材料内部应力。
织构(择优取向):
若样品存在取向,特定(hkl)峰强度异常高。
4. 实际应用场景
材料科学:
合金相分析、陶瓷晶体结构确认、催化剂活性位点研究。
地质与矿物学:
岩石矿物成分鉴定(如区分石英与长石)。
制药行业:
药物多晶型分析(不同晶型可能影响药效)。
纳米材料:
纳米颗粒尺寸估算(谢乐公式)。
5. 操作步骤示例
样品制备:
粉末样品需研磨至微米级,均匀铺于样品架。
块状样品需表面平整。
仪器设置:
选择X射线源(如Cu靶,波长1.54 Å)。
设定扫描范围(如10°–80° 2θ),步长0.02°。
数据采集:
启动扫描,检测器记录各角度下的衍射强度。
数据分析:
使用软件(如JADE、HighScore)进行峰标定、晶胞参数计算、物相匹配等。
6. 注意事项
样品污染:避免手指油脂污染(需戴手套操作)。
仪器校准:定期用标准样品(如硅粉)校准角度和强度。
非晶材料限制:XRD不适用于完全非晶的材料(需结合其他技术如XPS、Raman)。
总结
XRD图谱是揭示材料晶体结构的“指纹”,通过X射线衍射仪测量,广泛用于物相鉴定、结构分析、晶粒尺寸测定等领域。作为初学者,掌握布拉格方程和基本分析方法,结合实验操作,是理解材料科学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