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腳踭痛怎麼辦? 不同位置腳踭痛成因及解決方法

腳踭痛怎麼辦? 不同位置腳踭痛成因及解決方法

吳朗然 物理治療師

29/12/2024

Modified: 14/08/2025

Home » 痛症專題 » 腳踭痛怎麼辦? 不同位置腳踭痛成因及解決方法

腳踭痛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可能會讓你感到不適,甚至影響走路。腳踭痛有很多原因,最常見的原因是足底筋膜炎,所以仔細的檢查非常重要。大約90%腳踭痛的人可以透過非手術或保守治療來改善。一般建議先嘗試這些方法,持續6到12個月,才考慮手術。數據分析腳踭痛的患者中,手術後只有約一半人會感到完全滿意。以下我們會講解導致腳踭痛的9大原因及解決方法。

目錄

甚麼人士容易出現腳踭痛?

腳踭痛(heel pain)常見於以下人士:

長時間站立或行走者:如服務業工作者、教師、醫護人員,因長時間負重,腳跟承受壓力較大。運動員或跑步者:特別是長跑或高強度運動者,腳跟可能因反覆衝擊而受傷,如足底筋膜炎。體重過重者:體重增加會對腳跟造成額外壓力,增加疼痛風險。穿著不當鞋履者:如缺乏足弓支撐的鞋子、過硬或過軟的鞋底、高跟鞋等,會加重腳跟負擔。年長者:隨著年齡增長,腳跟脂肪墊變薄,減震能力下降,容易引發疼痛。扁平足或高足弓人士:異常足部結構可能導致足底筋膜或跟腱過度拉伸,引發疼痛。患有某些疾病者:如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糖尿病等,可能增加腳跟痛風險。久坐後突然活動者:缺乏適當熱身或突然增加活動量,可能導致跟腱或足底筋膜受傷。

腳踭痛原因有哪些?

1. 足底筋膜炎 (Plantar Fasciitis)

腳踭痛最常見的原因是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型腳踭痛症狀及診斷方法包括:

首次步行後的腳踭疼痛,尤其在長時間休息後腳踭內側跟骨隆起處和足底筋膜沿線的觸痛隨著活動量增加或對腳踭施加壓力而疼痛加重足底筋膜炎型腳踭痛處理方法:

多休息,減少刺激腳踭的活動足底筋膜按摩小腿肌肉按摩及伸展走路步姿及跑步姿勢糾正合適的鞋子及鞋墊

【延伸閱讀】腳板底痛是足底筋膜炎嗎?足底痛位置、解決方法一覽

2. 跟墊綜合症 (Heel Pad Syndrome)

腳踭痛也常常與跟墊綜合症有關。跟墊是位於足跟下方的軟墊,反覆勞損會使其發炎疼痛。跟墊綜合症型腳踭痛症狀包括:

深部、像瘀傷般的疼痛和足跟部中間的觸痛跟墊綜合症型腳踭痛處理方法:

放鬆小腿後方肌肉及筋膜多休息,減少刺激腳踭的活動走路步姿及跑步姿勢糾正合適的鞋子及鞋墊

3. 阿基里斯腱病變 (Achilles Tendinopathy)

腳踭痛第三個原因:阿基里斯腱病變。阿基里斯腱病變型腳踭痛的症狀包括:

腳踭隱隱作痛,偶爾有尖銳的疼痛隨著活動量增加或對腳踭施加壓力而加重小腿阿基里斯腱部觸痛偶爾可觸及腱部增厚的突出部分被動背屈時腳踭痛加重阿基里斯腱病變型腳踭痛處理方法:

多休息,減少刺激腳踭的活動熱敷或紅外線治療在腓腸肌及比目魚肌 (注意:並非在患處)小腿肌肉按摩及伸展走路步姿及跑步姿勢糾正合適的鞋子及鞋墊

4. 哈格倫畸形 (Haglund Deformity)

腳踭上部的疼痛有可能是哈格倫畸形。哈格倫畸形的腳踭痛症狀及診斷方法包括:

足跟後跟上部的疼痛放射學診斷確認哈格倫畸形型腳踭痛處理方法:

放鬆足跟附近筋膜和肌肉多休息,減少刺激腳踭的活動合適的鞋子及鞋墊

5. 跟骨後滑囊炎 (Retrocalcaneal Bursitis)

腳踭後側疼痛有可能是跟骨後滑囊炎。跟骨後滑囊是一個緩衝組織,長期勞損有機會引起滑囊發炎而足跟疼痛。症狀包括:

疼痛、紅腫和跟腱周圍的腫脹直接觸診的壓痛跟骨後滑囊炎型腳踭痛處理方法:

多休息,減少刺激腳踭的活動小腿肌肉按摩及伸展超聲波、針灸等消炎止痛走路步姿及跑步姿勢糾正合適的鞋著及鞋墊

6. 脛後肌腱病 (Posterior Tibialis Tendinopathy)

腳踭痛的另一常見原因為脛後肌腱病。脛骨後肌是連接足跟與小腿的肌肉,負責腳踭的穩定性。脛後肌腱受傷會引起腳踭痛,常見症狀包括:

在足跟舟狀骨和內側楔骨處的觸痛脛後肌腱病型腳踭痛處理方法:

多休息針對脛後肌的放鬆 ,如針灸、手法治療、按摩及伸展走路步姿及跑步姿勢糾正合適的鞋子及鞋墊

按此查詢預約

7. 跗骨隧道綜合症 (Tarsal Tunnel Syndrome)

足跟內側疼痛有機會是跗骨隧道綜合症。跗骨隧道有多條肌肉和郎經通過,軟組織受損會導致腫脹發炎,使跗骨隧道變得狹窄而引起足跟痛,常見症狀包括:

在腳踭內側踝部和跟部的燒灼感、刺痛或放射性疼痛和麻木(可能擴展到腳趾),隨著站立和活動而加重陽性的敲擊測試,即按壓足跟跗骨隧道會出現痛楚嚴重情況下,會出現肌肉萎縮跗骨隧道型腳踭痛處理方法:

跗骨隧道附近軟組織放鬆多休息腳腕靈活性動作走路步姿及跑步姿勢糾正合適的鞋子及鞋墊

8. 腓骨肌腱病 (Peroneal Tendinopathy)

足跟外側痛有機會是腓骨肌腱病。腓骨肌腱是小腿外側的肌肉,負責腳腕穩定性。腓骨肌腱受損會引起腳踭外側痛,症狀包括:

外側足跟骨沿著到第五跖骨底部的觸痛腓骨肌腱病型腳踭痛處理方法:

多休息熱敷或紅外線治療在腓骨長肌、短肌 腓骨長肌、短肌按摩及伸展走路步姿及跑步姿勢糾正腳腕控制及平衡力訓練合適的鞋子及鞋墊

9. 跗骨竇綜合症 (Sinus Tarsi Syndrome)

外側足跟痛也有機會是跗骨竇綜合症。這類腳踭痛症狀及診斷方法包括:

外側足跟骨和足踝的疼痛感覺到足踝的不穩定在運動後或不平坦的表面上加重可能有反覆足踝扭傷的病史跗骨竇綜合症腳踭痛處理方法:

多休息跗骨竇附近軟組織放鬆腳腕靈活性動作走路步姿及跑步姿勢糾正合適的鞋子及鞋墊

四階段物理治療,解決腳踭痛問題

【延伸閱讀】【鞋墊訂造】澳洲ICB矯型鞋墊,舒緩扁平足、姆趾外翻、足底筋膜炎問題

【延伸閱讀】扁平足導致腳板底筋膜炎?矯型鞋墊與矯正足弓的治療

(1) 初步評估

詳細了解病史(受傷史、運動習慣、鞋子選擇)觸診足底、跟腱、小腿肌肉,確認痛點及壓痛區評估步態(行走模式)、足弓形態(扁平足、高弓足)

(2) 主要成因分析

在進行治療前,最重要的是找到導致腳踭痛的痛楚源頭,對症治療才能康復。分析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足底小肌肉疲勞、腳跟骨刺壓力、扭傷後步態補償導致腳踭負擔過重

(3) 物理治療解決方法

手法治療足底筋膜放鬆技術小腿肌肉、跟腱深層鬆筋關節鬆動術(Ankle Mobilization)矯正錯位的骨頭針灸及儀器治療針灸加速軟組織修復及放鬆緊繃肌肉衝擊波治療(促進組織修復)低能量雷射(減輕發炎)電刺激(舒緩痛楚)針對性運動治療足底筋膜伸展運動小腿後肌群(腓腸肌、比目魚肌)拉筋本體感覺和平衡訓練(改善步態,防止再發)

(4) 矯形鞋墊及步姿改善

矯形鞋墊:提供足弓支撐,矯正扁平足或過度內旋減輕足底筋膜及跟腱壓力,緩解足跟痛改善步態,分佈足部負荷,預防傷患步姿改善方法:穿著具足弓支撐的鞋款,避免平底鞋著地方式的協調改正,包括盤骨-髖-膝-踝-足弓強化臀部及核心肌群,提升步行穩定性

🎯 如果你正被腳踭痛困擾,歡迎聯絡我們的中醫及物理治療團隊,量身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按此查詢預約

腳踭痛治療日記- - 個案分享

長時間坐喺度工作沒有走動,腳踭反而越黎越痛

(1) 個案背景

李小姐為一名45歲女文職人員,每日需長時間坐喺辦公室,平均每日坐姿工作8至10小時,鮮有走動。佢近半年開始感到右腳踭痛,尤其喺朝早落床或長時間靜止後踏出第一步時,痛楚最為明顯,形容為「刺痛」同「繃緊」。

患者無明顯外傷史,但有扁平足問題,平日多穿平底鞋,無特別運動習慣。痛楚影響日常生活,甚至行樓梯時亦感不適,於是求診物理治療。

(2) 檢查

我哋同李小姐進行詳細評估,發現患者右腳跟有壓痛,特別喺跟腱附著點同足底筋膜起始位置。足底筋膜繃緊,腳踝關節活動度稍為受限,尤其背屈(向上屈曲)時感到不適。

雙腳有輕度內翻(扁平足),右腳較左腳嚴重。步態分析顯示患者步行時足部過度內旋,增加足底筋膜同跟腱壓力。此外,小腿肌肉(腓腸肌同比目魚肌)僵硬,肌肉力量稍弱。

(3) 治療過程

治療計劃分為多方面,目標係減痛、改善功能同預防復發:

衝擊波治療:針對足底筋膜炎,使用聚焦式衝擊波治療,每週一次,共六次。衝擊波有助刺激組織修復,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炎症同痛楚。患者喺第二次治療後已感覺痛楚減輕。

針灸、手法放鬆肌肉及沾連:我哋為患者進行針灸,以及小腿肌肉同足底筋膜的手法放鬆,放鬆繃緊的腓腸肌、比目魚肌同足底筋膜,同時處理沾連組織,改善軟組織彈性。每次治療約20分鐘。

運動治療:設計針對性運動計劃,包括小腿肌群伸展(每日兩次,每次共3分鐘)、足底筋膜滾球按摩同強化腳部內在肌群的練習(如毛巾抓地練習)。患者亦學習強化臀部同核心肌肉,以改善整體步態穩定性,減低足部壓力。

矯形鞋墊糾正:為患者度身訂造矯形鞋墊,改善扁平足引致的過度內旋,提供足弓支撐,減輕足底筋膜同跟腱的負荷。我哋亦建議患者更換具足弓支撐的鞋款,避免穿平底鞋。

(4) 小總結

經過8週治療,李小姐腳踭痛顯著改善,晨僵同第一步痛楚幾乎消失,日常生活功能回復正常。呢個案提醒大家,長時間坐姿工作雖看似「靜態」,但缺乏適當走動同不良姿勢會增加足部壓力,誘發足底筋膜炎等問題。

預防上,建議定時站立伸展、穿著合適鞋履、維持適量運動同注意足部健康。若出現足跟痛,及早求診物理治療師,透過專業評估同綜合治療(如衝擊波、手法治療、運動同矯形鞋墊)可有效改善症狀,避免惡化。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足部健康由你做起!

按此查詢預約

吳朗然 註冊物理治療師

主治物理治療師

吳治療師於香港理工大學取得物理治療學士及碩士學位。曾於公私營機構執業多年,熟悉臨床常見痛症及足部相關疾病,如足底筋膜炎、足跟痛、拗柴等等。

常見問題 FAQ

腳踭痛可以自行痊癒嗎?

有些輕微腳踭痛可以隨休息和拉筋緩解,但若痛楚持續超過2週、或影響行走,建議尋求中醫或物理治療師評估,避免惡化。

腳踭痛要做X光檢查嗎?

若懷疑有骨刺、骨折或慢性損傷,醫師可能建議做X光或超聲波檢查。不過大部分腳踭痛(如足底筋膜炎)可經臨床診斷確認。

治療腳踭痛需要多久?

根據腳踭痛的成因和嚴重程度,一般需4至8次治療,可配合針灸、物理治療及生活習慣改善,加速康復。

上一頁上一篇拗柴消腫及拗柴處理方法 | 如何加速康復時間?

下一篇腳板底痛是足底筋膜炎嗎?足底痛位置、解決方法一覽下一篇

薈元特點

中西薈萃,多元治療

重塑結構整體性,達至內外平衡

引導身體感知,以思考養生之道

均由註册中醫師及物理治療師進行檢查及診療

返回上頁

分享:

Copyright © 2088 世界杯射手榜_2014世界杯16强对阵表 - panlong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